死不足惜:電影《告白》感想篇 

 

告白poster.jpg  

 

我不是松隆子的粉絲。

 

整體而言,我坦然也覺得電影告白沒有想像中那麼出色。可能,我早已被網上的評論渲染了對電影的想法,有點可惜。

 

但我依然喜歡告白


喜歡它要闡說的故事。

 

原來人可以如此無聊、黑暗、天真、無知、惡毒,

甚至總有人「沒有腦袋」的。

 

我說「沒有腦袋」並不指向一個人的智商,
而是(我以為)一個人應有的良知、應有的倫理,來到現今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中原來並不是「應有」的。

 

世界已經變了。

 

以前只有十四歲的少年人怎會想到以「殺人」來尋求刺激?


是現在的小朋友太無聊、愛花時間去胡思亂想?

是身處於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物質太豐富?

抑或,是身邊的長輩沒有用心灌輸正確的道德教育?

又或者是,

在這一遍鼓吹「自我主義」澎湃的社會,每個人的世界中心都是以自己為主,忘記了人的本性其實需要與群體聯絡?

 

環看你身邊的宅男宅女,不都是常常掛著 "I want my way"的標號在身?


孩子沒有聯繫的生活,便開始胡思亂想。

孩子沒有聯繫的生活,便開始自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宇宙的天王、是父母掌心的明珠。

突然,有一天這個孩子的小宇宙不再以他/她為中心。

只不過受不住這種細如微塵的失敗感,

他的人生猶如骨牌效應,一個接一個倒下來,

為自己所作的行為找藉口去填補內心的挫敗感。

直至,

就連他最心愛的人都因為他的自我中心而被拖垮。

最後,終於體會到失去最愛的切膚之痛是什麼的一回事。

 

另說,

 

原來,老一輩父母常常責罵孩子的一句話「不打,不知痛」已經落伍。

套用於現今的年青人而言,他們早已有更「深層」的闡義。

那就是,

要做到死不足惜才知痛。


告白poster_a.jpg


電影《告白》是一齣看完後會令人感到不寒而慄,但卻是很真實的故事。

真實得令我回想起當年讀大學時愛上了Stanley Kubrick《發條橙》(原文:A Clockwork Orange)的震撼。(無疑,我的口味是有點奇怪。)

 

就因為這一層白色恐怖的真實,以致我對它刻骨銘心,

也正正是我喜愛這齣電影的原因。



日本著名影星松隆子小姐在《告白》的演出戲份並不是太多。可是,她在電影開首時的二十分鐘內心剖白戲卻最為重要。

沒有松隆子那一節的剖白,

便沒有後來的故事,

更沒有引致往後所發生的一連串精神暴力事件。


 

開首時,電影出現的課室喧鬧叫囂聲此起彼落,

甚至,連班主任森口悠子每說一句話也被這班正處於思春期的學生們所發出的吵雜聲掩蓋。

看似無能的老師若無其事地繼續自圓其說,

突然她提到女兒在學校被同班同學謀殺事件。

 

終於來到戲肉了。

 

因為日本當地的少年法,殺害老師女兒的學生竟然不被提訴。

諷刺是,作為班主任的她一方面未能依法申冤,另一方面卻要繼續每天上校授課。

 

仇人見面,份外眼紅。

本著受害人的心態,森口悠子查問殺人犯的根由。

 

最最最令她不快的是-本是天才的年青殺人犯(即「學生A竟然向她坦誠,

「是我殺害你女兒的。玩玩而已。」

 

她無言以對。

 

天才學生A雖則是主兇,但並不是殺害女兒的最後殺人犯。

 

身體虛弱、沒朋友、成績差、自信低,但受到媽媽寵愛的學生B,只因受不住「學生A的一句「你是人間中的次貨」的嘲笑,憤而將班主任的女兒拋進游泳池內,玩玩而已。

 

打算殺人來炫耀自己的天才,目標達不成又出不了名;

沒有打算殺人的懦弱學生卻竟然一句話而親手殺了人。

 

可是,一道「少年法」令這位兩位學生逃之夭夭。

森口悠子不忿。

 

如是者,本身讀化學的森口悠子在班房上用上了攻心計,隨口說,

為了向這兩名學生報復,她已經將含有HIV病毒的血液混入他們剛才所飲用的牛奶中。

 

看到此節時,是說在電影院內的我想到:HIV病毒經過空氣後,不可以透過液體再傳播啊。

 

不過,看戲時還是不要辯駁(最後,我的想法是對的),

但,電影中的學生卻被森口悠子這一番話嚇破驚心。

隨後,她抓住了這班學生的憎恨心態,利用這一批年少無知的年輕人和後來的新班主任寺田良輝(岡田將生飾)的熱血來實行她的報復大計。

 

《告白》的編劇是一流的。中島哲也先生的一筆一墨是整齣電影的靈魂。

 

透過五段故事人物的告白,以不同的人物立場,將一層又一層內心剖白抽絲剝繭,逐步揭示現今社會中不尋常的腐敗。

 

松隆子的演技不容置疑。但若沒有出色的編劇編排和精彩的佈局(中島哲也先生同時出任為電影的導演),相信「森口悠子」的角色構造也未能顯示她的歇斯底里。《告白》中的森口悠子是聰明人。受到「少年法」保護的殺人犯竟然可以無事,她不甘心。為了實踐她的報復,逐步運用身邊的人來借刀殺人。高招。

 

飾演受媽媽溺愛、人生混混愣愣的學生B(藤原薰飾演),在電影中完全是一副扯線木偶。他不清楚人生目的不是錯,我們每個人何嘗未試過這個階段。可是,因為他沈不住氣將怒氣埋沒自己的良知,視小妹妹的性命為他的出氣包,卻成為破壞自己一生的致命傷。

 

另說,我也喜愛木村佳乃在電影中的發揮,她演活了溺愛兒子的母親角色。編劇中島哲也透過她過份維護兒子的行徑(將所有責任推在學生A森口悠子身上),而最後引來殺機的佈局也是一絕。我想起了英語中的一句話:You reap what you sow。中島哲也這一把掌,來得好!

 

還有,班長北原美月。中島哲也藉以這個中間人,將電影中的「上一代」和「這一代」聯繫。個性複雜的北原美月反映少女十五、十六時的心理。一方面以電郵與森口悠子聯絡,表達出她對老師失去至痛的憐恤;但另一方面,外表善良的美月,原來私底下崇拜少女殺人犯。雙重性格的矛盾,迷失的同時在尋找自己的定位,不就顯示出年青人的特性?

 

飾演冷血學生A的西井幸人,以一副孩童的臉容來呈現baby assassinator恐佈式的心寒。這個角色的結局我尚且不多說,卻是看完《告白》後最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角。精彩。

 

集電影編劇和導演於一身的中島也之所以一流,還有他孤注一擲的闡述手法 (no limitation),痛快!

 

認識Pika的朋友們也知道,小女子喜愛看暴力電影。Quentin Tarantino 和北野武是我的大愛。再者,我相信「人之初,性本惡」。暴力電影正好用來呈示我們所在的世界本就是這樣子。

 

中島哲也要表達的也是一樣。只是整齣《告白》沒有渲染過份的血腥,但帶著的是「精神折磨的暴力」。去至《告白》的結局,編劇義無反顧將森口悠子的角色塑造為一個執著、誓要令學生體會何謂生不如死的人物。只因帶著這一種誇張、no limitation的人性描述,才能明白原來人到了某一個境界是可以如此徹底。

 

最後要說的是《告白》的出色配樂。每一章出現的音樂除了配合當時的情節以外,藉著曲子的音樂編排更能夠將觀眾帶進戲內。這點借用Quentin Tarantino和王家衛的編輯手法。其中,我最欣賞當新班主任寺田良輝傻傻地鼓勵學生以個人的個性來表達自己一面時,這節背景的音樂正是Pika音樂盒所播放著的That’s the way (I like it)(曲子出自 KC and the Sunshine Band 1975年發行的第二張唱片。喜歡殺人、喜歡仇視、喜歡捉弄同學、喜歡玩老師、喜歡說是說非這一切一切「就是我所愛的」。本是俏皮的音樂不就反映現在少年人的心態,什麼都是玩玩而已

 

這一年以來,除了Christopher Nolan《潛行凶間》(原文:Inception之外,Pika誠意向各位推薦《告白》。

 

p.s. 插一句話。看過新人西井幸人的演出,內心裡不由自主有感而發-寄語正在努力改變戲路的三浦春馬,不妨找壞人、複雜的角色來突破現時的框架。透過揣摩壞人的內心戲,相信一定能夠廣闊戲路,促使其俳優的演藝事業再跨前一步。期待。

 

 《全文完。未經同意,圖文請勿轉載。》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kamaym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