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經典香港電影《似水流年》感想篇


6b25290   

 

圖上:今天在電影院與《似水流年》導演嚴浩直接對話。得支持! 

 

前陣子已經開始撰寫最新的日劇評論,可是神來之筆一直不滿意,甚至覺得自己用字太數,思想太多也太亂。是出自在心理質素,或是外來的因素,我不知道。算是看得太多日劇而出現的反效果,很懶,心裡頭有太多想法,需要時間沈湎,再過濾。 

 

朋友,「你得到的是無病呻吟。過去十年埋頭苦幹,只因一直被工作壓迫自己才覺得有意義。」也許吧,但我相信因人而異。 有人時間太多,在生命線上留下空白反而令我不自在。有人愛平淡穩定,所以可以在同一所公司做了二十年;有人愛挑戰,所以四處跑動,從繁忙中促使腦筋靈活。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後者,愛衝鋒陷陣式的行動。 

 

不過,這樣子好嗎?

  

,坦白那個時候的我忙不過來,每天工作十一個小時才算正常,甚至浪費了很多時間去欣賞世界,欠缺了思想重整的空間。 

 

今天終於有幸在大螢光幕前看到電影《似水流年》,彷彿多了絲絲明白。

 

*** 

 

香港電影《似水流年》於1984年發行,同名的主題曲由已故華語女歌手梅豔芳演唱,電影原著音樂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喜多郎負責。由於電影發銷商在過去接近三十年從未有發行VCDDVD,當香港電影資料館決定在今年五月於指定的電影院再次公映時,不消兩天便賣光所有門票。

  

最難得的是,導演嚴浩先生親自蒞臨電影院,並回答即場的發問。我拿到的是電影第二行,可以近距離與導演接觸啊。

  

那一年,由戴卓爾夫人領導的英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商議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的事宜,簽下歷史性的「中英聯合聲明」。同時也見證中國前主席鄧小平主張開放國家經濟的初期。

 

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後,香港市民終於意識到在1997年要回歸中國大陸的事實,因而引致後來的移民潮。 

 

《似水流年》圍繞一位普通的香港失婚女性「姍姍」回探親為題材。年輕時的姍姍與家人生活在汕尾一個務農的村,後來父親帶著她和妹妹到香港生活。二十年後,姍姍因為生意、愛情及親情失意,在某一年決定回汕尾為祖母安墳,順道探望自幼青梅竹馬的舊朋友「秀珍」(斯琴高娃飾演)和她的丈夫。

 

故事很簡單,沒有任何出人意表的高潮,很淡然地描述姍姍在鄉下生活時的點滴。是一齣慢調的電影。隨著姍姍跟秀珍談話,觀眾知悉她曾經墮胎。有時候,姍姍感慨當時的鄉村孩子沒有受到更好的教育,也不忿農村的制度。轉眼間,又看到姍姍在電報局的耳筒中跟香港的妹妹鬧家產不和的事端, 也見證她對自己在香港沒有知心朋友可以傾訴的失落。

 

電影另一方面讓年青觀眾對比以前的中國跟現時繁盛模樣的演變 。差不多三十年前的大陸大部份地方仍是窮鄉,食物、物資都是透過中央小隊配給。以前在教育電視見到的下鄉拖牛耕田,房子寒酸簡陋,衣服破爛,觀眾們也可以從電影《似水流年》中感受到當時人民的刻苦。 

 

但是最令我留下印象的並不是電影中的細膩描寫,更不是電影中夾雜著香港人與國內大陸人生活細節和思想上的差別,而是今天電影播放完畢後,導演嚴浩即場與觀眾們的互動交流。 

 

以下是部份問答環節的撰要。

 

有觀眾問嚴導演二十年前走進大陸拍攝電影有困難嗎?

 

嚴浩導演的回答卻是:


「因為當年國人才短乏,所有參與《似水流年》的幕後工作人員都是由香港直接去大陸拍攝,所以很爽快!做事有效率,也沒有工作文化上的代溝。」

 

爽!就是喜歡嚴導演四兩撥千金的回答方式。

 

「為什麼電影沒有發行DVD?」

 

嚴導演又一次風趣表達: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發行DVD,幹嘛剛才沒有人盜錄啊?!如果剛才有人暗中盜錄,隨時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套電影啊。」(wakakkaka) 我坐在電影院的第二行,看得出導演回答這條提問時是一臉認真!!!

 

交流活動的主持人補充:

 

「當年《似水流年》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拿到不少獎項,包括最佳電影,甚至在國際電影節也拿到獎項。偏偏由梅豔芳主唱的主題曲卻沒有在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

 

嚴浩導演回應:

 

「提到電影音樂,那年因為資金短缺,夏夢(電影製片人)跟我到沒有太多推廣預算。於是我建議找那個時期最當紅的喜多郎擔任電影配樂,務求做到市場效果。找來梅豔芳演唱《似水流年》這首曲子,是因為她屬於女中音,聲線和情感與女主角的心路歷程貼近。對於耳熟能詳的主題曲卻沒有得獎,,人生就是這樣吧。」

 

當嚴導演到「人生就是這樣吧」這一句,很淡淡的,亦很深刻。

 

有來自大陸的觀眾以普通話提問嚴導演《似水流年》拍攝於1984年,是不是想透過電影反映香港人回歸祖國的情誼?另一方面反映當時政治的轉變?

 

其實今天是我第一次有機會看到這套電影,我並沒有想到這麼複雜。正當我心讚嘆這位國觀眾的提問方向時,嚴浩導演的回答竟然是

 

「當年我年輕,只想一心寫一個香港人回大陸探親的故事,更沒有想到這麼複雜。現在拍電影因為要協助市場推廣和投資,才迫於要想出一個很宏觀的理由,比如電影人物要預表國家,一時又要略政治。

 

二十多年前拍電影的方程式是由製片人先儲備一半電影資金,另一半就是拿自住的房子做按歇(!)。 很直接的。因此當決定拍攝這題材時,我並沒有想得太偉大。(拍手)去到拍攝場地時,看到花,看到樹,看到池塘又看到農田,心情漸漸平靜,直覺有種感覺要停下來抓著這片的純樸。正如電影中的女主角,到最後她本身的問題其實沒有解決。但是透過她與她信任的人一起互動分享後,她流淚了,終於有渠道卸下,心裡多了一重釋放。就是這樣簡單。」

 

很喜歡。真的。嚴導演是一個思想敏捷的創作家。是,類似有關籌錢拍戲的回答亦曾經從宇森聽過。八十年代的香港是黃金時期,電影人就是憑著一股衝動去實踐理想。如果問,「假如電影不賣錢,怎麼辦?」我相信年青的嚴浩導演依然不怕死,一直拼命去闖。也許,有時候是觀眾們想得太多,又也許是現代人思想多了一重考慮。嚴浩導演當時一心只想拍攝一齣簡單、一個平淡的香港人故事,藉著主人家的互動,為有著類同經歷的觀眾帶來絲絲漣漪。什麼國家大事,什麼香港回歸的政治題材,原來在嚴導演的眼中比不上一個平常人的經歷。,喜歡這種實在的感覺。

 

另一個問題:「為什麼選用斯琴高娃擔任女主角?」

 

導演

「我也曾經邀請鄭裕玲、繆寥人,甚至蕭芳芳,但是她們沒有答應我啊。後來找到斯琴高娃,沒想到其他啦,反正她也很好戲。」

(註:斯琴高娃當然好戲!憑著《似水流年》拿下當時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01年她主演的《大宅門》對是必看的收藏。)

 

之後,主持人邀請觀眾前往電影院大堂繼續與嚴浩導演交流,甚至合照。太棒了。難得有機會面對面跟從事文藝電影的導演交流,於是我鼓起勇氣向他認同剛才他提到做電影其實不用思考太多,不用強迫自己擠出所謂的理因,只因想得太多反而被思想控制意念,得出來的電影效果未必能感染觀眾。隨心而做,往往才能抓住神來之筆。最後,我與嚴導演握手,希望他可以再與斯琴高娃合作。導演很開心啊,他笑著:「好啊、好啊。」哈哈,我也祝福這個共同理想能早日成真。 

 

文章起首時談到的我。,是的。也許現時的生活是平淡,但我慶幸現在可以抽時間看芭蕾舞、重拾音樂。或許節奏由快速的168來到慢調76,要學習。對,要學習。趁著慢調生活中再重新學習生活的家課,認識自己,認識身邊的家人和愛我的朋友們。

 

送給各位《似水流年》的電影同名主題曲。

 

《似水流年》 

作曲喜多

編曲黎小田

填詞鄭國江

主唱:梅豔芳

 

望著海一片滿懷倦 無淚也無言

望著天一片 只感到情懷亂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遠景不見 但仍向著前

 

誰在命裡主牢我 每天掙扎 人海裡面

心中感嘆 似水流年 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 一串串   永遠纏 

浩瀚煙波裡   我懷念 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 情懷未變

 

 《全文完。未經同意,圖文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似水流年 嚴浩
    全站熱搜

    Pikamaym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