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刊登:Masha 福山雅治 Part 2-音樂篇之三: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譯名:原來東京也有吧)
電影《東京鐵塔:我的母親父親》主題曲
前言:
大慨在今年四月初設立「墨房」的主要目的,只不過希望能夠藉著這個平台,與身邊認識我的朋友,來一個文學、美術上的交流。若不是在四月二十八日的凌晨時分,因為要趕緊在兩日後為朋友Constance於她的婚禮晚宴中送上一段音樂的祝福,我亦不會臨時抱佛腳在網上搜尋一些流行時代曲歌譜。就是在那個晚上,我在大氣電池波中重遇了「湯川教授」。
那天凌晨時分,看著「教授」提著木結他自彈自唱《青春之影》(即日劇《同一屋簷下2》的插曲),不禁聯想起他在《神探伽俐略》中一時打壂球、一時射箭、一時做雕塑,我開始對尋訪這個人的背景漸漸有濃厚的興趣。
Constance的婚宴完結後,當晚小試牛刀開始撰寫我第一篇的音樂剖析《vs. ~知覚と快楽の螺旋~》。一邊在摸索福山雅治的音樂節奏、變化和電子結他快速掃撥之際,我的靈魂已經漸漸地被他的音符攝去了。
感謝福山雅治。因為若不是他的音樂,我沒有可能重拾當初對音樂的熱誠。回到香港已經有十年時間了,雖則定時出席音樂小組的排練,但卻沒有一個推動力去揣摩更高要求。自從在五月一日的凌晨時分,透過大氣電池波碰到到福山先生之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彷彿音樂音符、五線譜、鋼琴的聲音再一次在我身上重注生命、很實在。十四歲開始,我便再沒有考取任何鋼琴級試(因為親姐姐是我壓力的來源),雖則我對音樂從小便有所認識,但絕對不可以說成「享受」。當初學彈鋼琴,亦只不過是小姨的一廂情願,希望「男仔頭」的我,可以藉著音樂而陶冶性情,增添一些女兒家的氣質吧 (對不起,這個是完全失敗的)。 沒想到,二十年後的我竟然透過這所墨房,能夠向大家分享我喜愛的音樂世界,真的是始料不及。再一次衷心感激福山雅治。
在這個星期六和星期天(8月29及 30日),福山雅治先生與他的音樂團隊將於家鄉長崎的稻佐山公園野外舞台,舉行「凱旋Live」演唱會,向支持他的鄉里致謝。
二十年前,福山雅治決心離開家鄉、與初戀情人和家人告別,獨自一人前往東京,踏上人生的征途。運氣絕對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一個人如果沒有勇氣、沒有毅力、沒有抱負,是沒有可能攀升至他現時的地位。福山先生曾經提及過「成熟的稻穗垂首而立」(意即越成功的人物反而更謙虛),他亦時常提醒自己和後輩要學會感恩,因為,一切得來的並不是必然的。
藉著今個週末的「凱旋Live」演唱會,我再一次刊登一個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文章分享,「福山雅治音樂篇之《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譯名:原來東京也有吧),Part 5」。全個《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總共有五篇分享,但由於之前四個小篇章並沒有談及歌曲的音樂剖析,所以現在只重刊第五篇(即完結篇),與大家回顧當年初出茅廬的福山雅治,如何咬緊牙關,向他的音樂事業出發。聽過、讀過他的故事以後,我深信你會更愛他、向他送上Great respect。
******************
第五集[1]
Masha 福山雅治 Part 2-音樂篇之三: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譯名:原來東京也有)
電影《東京鐵塔:我的母親父親》主題曲
文章首次刊登於2009年5月23日。
(註:由於文章初稿有某些資料出錯,故此以下的版本是修定版。至於之前的四個小篇章,可參看文章最後的註釋。[2])
《東京鐵塔:我的母親父親》
2007年是屬於福山雅治的。
創作藝術家中村雅也(筆名:Lily Franky)透過2005年所出版的自傳(日語原文:《東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時々、オトン~》),自述在前半人生中與媽媽相處的回憶。自傳出版後席捲全日本,感動國內超越二百一十萬名人次。自傳先後更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舞台劇與廣播劇等等。兩年後,即2007年,在當時被譽為全日本最令人期待的電影《東京鐵塔:我的母親父親》於同年四月上影。男主角小田切讓在首影當晚提及到:「其實這也是一個關於我、也關於你的故事。」
能夠為這齣令人動容的電影製作主題曲的,正是與原作者中村雅也有著類似成長片段的福山雅治。
1987年,他當年只得18歲。單純地因為對音樂熱情而獨自離開故鄉長崎來到東京,這二十年來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全都寫在這首主題曲其中,而透過這首2007年的發行的單曲《原來東京也有吧》,福山先生亦完成他本人「東京三部曲」的最後一彈。
聽見過有許多看罷《東京鐵塔》這齣電影的朋友說,聽著福山雅治的主題曲,彷彿將電影中的情節和片段一一再次浮現。但當我不斷發掘福山先生過去的種種,方知道,其實《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正就是他自己獻給自己的一首歌。
同年為了搭配《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的宣傳,福山雅治首開先例,讓東京鐵塔破天荒自開業50年以來,首次與日本藝人合作。內容包括了東京鐵塔自1958年開始營業至今的歷史照片展之外,更展示福山雅治出道時的照片集錦。至於在其單曲唱片中更包括了《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的MV DVD,觀賞者既可以一邊聽著福山雅治的歌聲,透過MV的剪接,更可以一邊感受到福山雅治如何實踐了屬於他自己的東京夢想。《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的旋律是最簡單不過的E-minor四拍四節拍,再透過不慍不膩的歌詞,福山雅治並沒有在歌曲刻意地賣弄情緒;有的是一種「似是故人來」的感覺。既沒有慨嘆又沒有過分的感性,卻最簡單直接地令到聽眾可以感受他的心聲。
但說至他真正回位的,卻又是另一齣電視連續劇。
「湯川教授!!!」
相隔四年,福山雅治在2007年擔任富士電視台秋季「月九」日劇《神探伽俐略》的男主角。在劇中,他飾演物理天才教授湯川學。雖然外表英俊、頭腦清晰,運動萬能(在原著小說中曾提他喜愛打羽毛球),而且極受女學生歡迎,但湯川學內裡卻是完全理性(「我對人家的犯案動機、背景和感情等沒有興趣。」),甚至性格怪癖,特別對小朋友溝通甚為抗拒。
在《神探伽俐略》電視劇中,福山與柴咲幸所飾演的女刑警內海薰多次破獲奇案,更取得24.7%的高收視。此劇的主題曲《KISSして》和原聲音樂《vs. ~知覚と快楽の螺旋~》均是由福山雅治一手包辦,並以KOH+樂隊名義發行。 “KOH+”其實正是由柴崎幸與福山雅治所組成的組合,由前者擔任主唱,而福山先生則負責樂器以及作曲、填詞和編曲的工作。
《神探伽俐略》除了在日本帶來了熱潮之外,它更席捲香港、台灣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家庭觀眾。在香港,更有網民在Facebook建立了《神探伽俐略》的支持者大聯盟。粉絲們亦不難在YouTube上,尋找到一連串廣東話版的《神探伽俐略》精彩片段。當中,小女子推薦各位一定要重溫湯川學教授在特別篇第零章中,向女同學講解「如何運用物理學中的力學原理,而作出強勁且精確的排球扣殺」。
天才橫溢的福山雅治更憑此劇獲得第55屆日劇學院賞 2007最優秀主演男優賞,以及以《KISSして》榮登當年的主題歌曲賞。
福山雅治以及他的Leica相機
接著,於2008年,福山先生第三次應NHK電視台的邀請,委任為2008年北京奧運的特派攝影記者。多張黑白照片被日本國內媒體廣泛引用,更獲得大大小小的專業人仕正面評價(見本文末段附題:「絃外之音」)。其中,他更於2008年四月至六月期間,聯同相熟的攝影師,假故鄉長崎的美術館舉辦了名為 “Photo Stage III~残想~”的攝影展。福山除展出他所拍攝的長崎風景相外,還展出攝影師為他所拍的照片。至於他本身的作品則以黑白照為主,主要是展覽福山雅治為家鄉長崎所拍攝的倩影。是次攝影展覽總共三十天,平均每日入場記錄高達八千五百人(簡單一算,即吸引了二十五萬五千名人次)。
日本媒體稱此現象為「福山效應」,而這個現象更吸引了NHK電視台的注意。2008年11月,日本NHK電視台確認將於2010年播放的國民大河劇《龍馬傳》,由福山雅治擔任第一男主角坂本龍馬。由於此劇是以福山的家鄉長崎為主要舞台,本身是長崎故鄉大使的福山雅治非常重視這個機會,更視《龍馬傳》作為報答家鄉和鄉親的最好禮物。
跟貼之前一年《神探伽俐略》的餘威,在2008年底上影的伽俐略系列電影版《嫌疑犯X的獻身》更在日本獲得超過二百萬入場人次(未計其他亞洲區票房人數)。在香港及台灣上影亦獲得不俗的佳積。電影版的主題曲《最愛》再一次由福山雅治包辦作曲、填詞和樂器編曲的工作。當中,對於福山雅治在歌詞中的感性刻劃和深情的心聲,在網民中亦帶來不少的回響和正面的評價。
《2009. 二十年大感謝祭》
2009年標示著福山雅治已經四十歲了。回想較早前身邊的同事對我說:「你已經錯過福山雅治最好的年代」,我真心覺得這個說法是錯的。雖則他已不再是二十、三十歲,但他的才華和成熟倒是不可以被人取走的。他的音樂創作、攝影天分、對電台廣播存的熱誠,這一切都是屬於他的,而其他藝人亦不可以輕易模仿,只因他就是the one and only one.
2009年,福山雅治與他的團隊將會在日本武道館舉行入行二十週年的大感謝祭演唱會(註:已經於五月下旬完滿地舉行)。曾經何時,當年只得21歲、仍未大紅大紫的福山在新宿舉行Live House演唱時,看著台下聽眾們的反應,向自己定下目標:「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在日本武道館開演唱會」。差不多相隔十八年,這個年少時的夢想終於可以於今年年中達成。
驀然回顧福山雅治以前走過的一段路。
在二十年前如果沒有在木工廠打工;
在二十年前的一個星期日下午,如果寶貝車的排器管沒有脫落;
如果那一天收不到Amuse的電報;
一切一切的故事和情節,彷彿不曾在福山雅治的生命出現過。
在過去多個星期在網站上尋找福山雅治先生的成長經歷,我不禁覺得能夠支持他二十年來在音樂事業上不斷創新,最重要的是他自身內裡有著一股力量牽引著他向前繼續走,而這股力量就是 “passion”。
是的, “passion”。這個是再適合不過的詞了。對不起,因為一時在中文裡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彙,就只好借用了英文。
一個人對其工作如果消失了passion的話,就顯示了 “burnt-out”,再沒有推動力向前走了。但,若你只要感受丁點兒牽引你內心的「小宇宙」依然存在,只要自己仍然可以說句: “Yes, I can”, 那標示著你能繼續向目標前進。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十八歲一個人離開故鄉長崎,為的是在東京實現年少時的音樂夢想。
起初在東京一間薄餅店打滾,被同事以東京挖苦式笑稱他為「長崎君」,意即鄉下人。而被店主開除,亦只因為這個長崎年青人不付合薄餅店的形象。
隨後,在木工場找到了一份工作,認識了一位曾經追求音樂理想的前輩。透過分享,再次找回了年少時的夢想;找回了他的心。
未成名前,與Amuse簽訂了藝人合同,年薪只有三萬円。生活很苦。
十九歲首次擔任電台廣播DJ,但聽眾是「零」。原本在同年可以出唱片,但因為自大、要面子,竟然因為強迫自己編撰了與自己音域不合的音階,到最後聲帶出現了息肉,進醫院施手術。唱片發行計劃取消了。
聲帶康復後,有一段時間鬧情緒,以致Amuse經理人不滿,沒有安排他任何工作。
二十一歲終於真真正正發行第一張唱片《追憶の雨の中》,但經紀人公司在發行當日並沒有安排他任何宣傳活動。
轉舜間,一邊擔任All Night Nippon電台DJ工作,一邊默默耕耘,等候事業的轉捩點。
1993年,憑著《同一屋簷下》,終於事業有了重大的改變;終於「福山雅治」這個名字「入屋」了。
之後所見的,便是his-(s)tory.
**********
聽著福山先生的東京三部曲,無疑《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是最能觸動各位聽眾的情緒。歌曲旋律以簡單的結他E-minor 4/4為主骨,真的很普通不過 (有點像基督教教會所唱的經典詩歌,如 “Jesus Loves Me Yes I know” 等等。) 。據認識日文的朋友對我說,福山先生日文原文用詞其實很簡單。能夠使到這首歌曲喚出了味道,是由於福山先生本人加入了自身經驗、感情來闡釋之外,其他的樂器的配合和編曲亦能牽引著唱者和聽眾的感性神經。
Live:《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特別要介紹各位以下福山雅治於2007年收錄的現場演唱片段。
2007年是福山雅治精彩的一年。而他在演繹《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之時,舞台刻意地安排spot light,只照耀他一個人在台上唱著這一首歌。很面善,不是嗎?當年只有19歲的他,一個人參加Amuse的面試,不就是揹著結他在台上自彈自唱嗎?
台上音樂、舞台上的編排和拍照鏡頭是一貫出色。特別一讚的是,大部份台上的焦點是單單照耀福山本人,但去至「中場鍥子」一段時(即敲擊樂器、絃樂器和clarinet的合奏),台上的燈光隨著歌曲的音樂旋律亦逐漸亮起,立時,台上的一舉一動跟著音樂來豐富觀眾的視覺效果。最捧的是,東京彩虹橋亦同時在背後的螢幕慢慢地出現了,繼而是我們透過螢幕亦見到了東京的演變。當福山雅治和大部份人都不斷努力、力求蛻變之餘,原來東京亦沒有停下來。
最後要說的是一個自身的經驗。
如果在黃昏晚霞時分抑或夜深人靜一個人,聽著結他輕輕掃撥《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的前奏,已經很不自覺地將個人情緒(特別是人生閱歷已有不少的成年人喔),慢慢地滲入唱者的感情世界,陪伴他一起看著夕陽;陪伴他一起回想當年一切酸甜苦辣的經歷;回想在殘酷的現實社會規則下,如何忍氣吞聲繼續向前行。
很記得某一個深夜。大約是今年二月初,因為另一位同事的懶惰,以致留下我一個人深夜時份處理、修改project blueprint。那一刻,身體疲憊不堪,差點兒眼角準備留下淚痕之際… … 突然iPod傳來《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這首歌的音樂。從公司座位上的窗口仰望著天空,呀,抬頭竟然見到月圓。立時,整個人都一刻子之間平靜下來。當純音樂到了「中場鍥子」,聽著柔和的音樂,內心的負面情緒完全被釋放出來,沒有感性的眼淚,反至,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力量使我繼續完成報告。
無錯,雖然大部份人(包括我)都沒有福山雅治那麼幸運,可以抓緊自己的宏大的理想,發展自己最愛的事業(我本身原本是修畢電影美學啊!),但畢竟,在現實社會規則下,我們何況不是每天都急著、急著為著生存而努力奔跑嗎?老闆不討好你的表演、被身邊同事中傷、被人推入絕境、被人看低… … 比比皆是,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對自己放棄,保守自己的心,總有一天,一切會迎刃而解。是真的。
送上各位《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日文原版的歌詞及中文翻譯對照。祝大家努力。人生是一場很長的馬拉松。即使環境未能改變,你甚至不認同某一種制度,但你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更輕省。
電影「東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時々、オトン」的主題曲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作曲、填詞:福山雅治 (Fukuyama Masaharu)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
原來東京也有 |
うれしいな 君に見せたいな |
好高興啊 也想讓你看看 |
君は元気かな |
你現在還好嗎? |
|
|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
原來東京也有 |
うれしいな 君も見てるかな |
好高興啊 你也看到了嗎? |
君に逢いたいな |
好想見你啊 |
|
|
いま以上 自分以上に |
總想努力 超越自我 |
急いで 急いで、、、 |
急著 急著 |
この街のルールに |
在這個城市的規則下 |
|
|
お願いだ 涙は隠さないでくれ |
請你不要隱藏你的眼淚 |
お願いだ 心は失くさないでくれ |
請你不要失去你的心 |
ほら ごらん 一緒にさがしてた |
你看,我還一直奔跑 |
明日に 僕はまだ走ってるんだよ |
我們一起尋找明天 |
|
|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
原來東京也有 |
おかしいね 涙こぼれてる |
好奇怪喔 眼淚流了下來 |
君に逢いたいな |
好想見到你 |
|
|
ときどき忙しすぎて |
有時忙過了頭 |
僕に迷ったり 君にも怒ったり |
我會變得迷茫,也會向你發脾氣 |
生きるために傷つくこと |
為了生存而被傷害 |
この街ルールに |
在這城市的規則下 |
|
|
お願いだ 涙は隠さないでくれ |
請你不要隱藏你的眼淚 |
お願いだ 心は失くさないでくれ |
請你不要失去你的心 |
ありがとう 一緒に泣いてくれた |
謝謝陪我一起哭泣的你 |
君はね 青春のゴールだったよ |
已經走到青春的终點 |
ねえ わかってたんだよ ねぇ~~ |
我一直都明白 |
わかってたんだよ |
我一直都明白 |
わかってるんだよ、、、 |
我全都明白 |
|
|
東京にもあったんだ |
原來東京也有 |
うれしいな 君に見せたいな |
好高興啊 想讓你也看看 |
君は元気かな |
你現在還好嗎? |
附題:「絃外之音」
擁有優秀攝影天分的福山雅治,直至現今,總共出任了三屆奧運會攝影記者,包括2000年悉尼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一向喜愛攝影的福山雅治用鏡頭記錄下了他眼中的北京奧運,而這次他在北京的作品依舊是他最愛的黑白照。
在此,容我解說為什麼福山先生選用上黑白照片。
「黑白照」在攝影學來說有三層意思:
第一,它拍取了世界最付真實性的一面。黑白照中的人和物在構圖效果上往往是最富美感。
第二,黑白代表永恆;有著人和物是歷久常新的意味。
第三,在攝影技術層面上來說,一張美麗的黑白照片,從捕光、構圖、光圈、甚至人和物出現的角度都需要攝影師的心思和豐富經驗,才可以將永恆的一刻捕捉。由於數碼相機於最近幾年過份的吹捧和過份流行,以致許多照片質數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因而,更突顯了黑白照片在攝影行內祟高的地位。
福山先生的攝影啟蒙恩師是已故大師植田正治。
當年於大學修讀攝影一科時讀至,植田正治被稱為攝影界的影像詩人,最擅長玩弄大自然的影像空間。兒童、地平線、沙丘等等都是他最愛的題材。在攝影界來說,植田正治的作品代表著有如詩一舨的美學。而在福山先生的作品中,你又有否嗅到這種感覺和氣息呢?
佩服福山雅治,除了在音樂的造詣精湛之外,其攝影技術在「心」(感性的摸索)、「思」(照片的構圖)、「藝」(攝影技術)三點皆精彩絕倫。對他,我存心敬佩。
*********
後記
終於完成了。
花了足足兩個星期,接近八十多個小時的撰寫(甚至要透過Google Dictionary將部份不懂中文書寫的詞彙翻譯),這一刻終於來到我的「網上尋找福山雅治之旅」的大結局篇。回想起福田靖的一段說話:
「最後想說的是,成為編劇已經十二年了,替一個演員專門撰文倒是頭一遭,我想這種事以後也不會再有了。福山雅治。讓我完全拋棄了自己的自尊、自己身為編劇的份際瘋狂迷上他。」
雖然我不是享負盛名的編劇,但從中亦明白為什麼福山雅治可以令到福田靖如此瘋狂。每天上班十句鐘,在衝鋒陷陣過後,雖然拖著一副疲倦的身體回家,但一顆熱切的心卻推使我去不斷繼續撰寫福山雅治的文章分享。單單每天在這兩個多小時,卻將我平日緊張的心情一下子收服、隨之安靜下來。這是我另一個passion 喔。
可不知下一個撰寫的題材是什麼類種或人物。有可能是那位穿著Armani 西裝的「靓仔」,亦有可能是繼續撰寫福山雅治。但無論如何,希望繼續能夠保持寫作的興趣,繼續在空氣中再與我的inner circle friends相遇。
感激各位的支持。
《全文完。未經同意,圖文請勿轉載》
[1]主要資訊可參見以下網站:百度百科「福山雅治」條目,福山本音網誌、維基百科中文網的「福山雅治」條目,以及 Wikipedia English thread on “Masaharu Fukuyama”
下圖:小時候的福山雅治在長崎故鄉的片段
下圖:福山雅治鏡頭下的北京奧運(摘至其中兩張作品)